絕對天國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絕對天國

以〔天國 合一 絕對 婚姻〕為宗旨
 
首頁首頁  歡迎頁歡迎頁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登入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Offline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Img00210  
導航
 歡迎頁
 首頁
 會員列表
 個人資料
 常見問題
 搜尋
查看誰在線上
目前總共有 2 位使用者在線上 :: 0 位會員, 0 位隱形及 2 位訪客 :: 1個搜索引擎

沒有

最高線上人數記錄為 81 人 [ 記錄時間 :: 周六 27 4月 - 3:44 ]
搜尋
 
 

結果按:
 
Rechercher 進階搜尋
最新主題
» 嘁哩喀嚓耍来耍去,只有几把生锈刀……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五 9 7月 - 6:03 由 levi

» 《穩如磐石的聖經﹕回應對聖經的攻擊》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六 23 1月 - 7:18 由 common

» 死海古卷说明旧约圣经的准确性,并回应了批判家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四 24 12月 - 6:29 由 common

» 將聖經“去神話化”便可找到“精意”嗎?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日 20 12月 - 5:05 由 common

» 聖經中的暴力和色情,怎樣解釋?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六 12 12月 - 7:27 由 common

» 沒有古手稿的《Q福音》也沒有基督復活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三 9 12月 - 9:30 由 common

» 基督復活﹕模仿異教假神?他人模仿?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三 25 11月 - 7:41 由 common

» 聖經抄襲蘇美爾人神話?請勿以訛傳訛!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六 14 11月 - 6:25 由 common

» 摩西五經不是摩西寫的?(駁斥“底本說”)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六 31 10月 - 3:35 由 common

統計
目前總共有 383 位註冊會員
最新註冊的會員: geo641129

目前總共發表了 12171 篇文章 在3313個主題中
投票
請提供照片輪流放頭版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二 12 3月 - 6:58 由 shih
請提供照片輪流放頭版

評論: 0
社會化書簽
社會化書簽 reddit      

在您的社會化書籤保存並分享地址絕對天國

在您的社會化書籤保存並分享地址絕對天國
版面

WELCOME

最優秀的發帖人
同運者:Aquarius*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levi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提摩太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歸心祈禱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詛咒魔:Wing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利未聯合管弦樂團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shih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common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king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ddovwmk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left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Bar_right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向下 
發表人內容
神學學生B




文章數 : 31
積分 : 95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0-11-21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
發表主題: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Empty周日 21 11月 - 12:02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道德經》

聖經開卷第一句,“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希伯來原文的詞序是∶起初、創造、上帝、天和地。在2007年81、82兩期的《海外校園》上,我們討論過聖經的第一個字,“起初”(81期上,82期下)。今天,我們談談第二個字“創造”的意義。

在談“創造”之前,我們先來看第三、四個字,“上帝”,其原文讀音是“以羅欣”,意為那創造者。希伯來聖經中沒有“宇宙”(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一字,而是用“天地”來代表所有被造之物。因此聖經的第一句,表達了時間和空間的起點。

多數古代神學家和現代太空物理學家都同意,時間和空間,好比同母孿生,都是從無到有。科學家說∶大爆發之前,無;大爆發之後,有。聖經說∶上帝創造天地之前,無;上帝創造天地之後,有。

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老子認為,永恆“常”存的東西是不可知、講不清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一章)。五世紀基督教神學家奥古斯丁也說過,上帝的最重要屬性之一,是他的不可知性(incomprehensibility)。他說,上帝是“不可言的”(unspeakable)。他還說,我連“上帝是不可言的”這句話,都不該說。因為,我說這句話,就是在說(speak)上帝了(Augustine, pp. 625-626)。

西元七世紀,被稱為“景教”(意為光明教)的基督教流行中國,並在九世紀豎立了十多尺高的“景教流行中國碑”,現保留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文說上帝是不改變的、不可見的真理(常然真寂),永恆存在,沒有起源(先先而無元);稱呼上帝是三位一體、沒有起源的真主以羅欣(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碑文對上帝的描寫十分簡潔明 ∶上帝先於萬物。萬物都有起源,唯有造物主上帝沒有起源。

古代希臘哲學用“第一起因”(First Cause)來代表上帝∶萬物有起因,起因又有起因,八七六五,追根究柢,便是第一起因。唯一沒有起因的,是“第一起因”。

老子說“無”是萬物之始。“無”乃是那第一起因,但他不知道“無”是什麽。然而景教碑文知道,真主以羅欣乃是沒有起源的第一起因。

從無到有

聖經上的第二個字是“創造”,希伯來文是bara。bara是聖經上的第一個動詞,也是個不常用到的動詞,專門用來形容上帝的創造。接下來《創世記》在敍述上帝“造穹蒼”、造萬物時,則改用了一個用途比bara多50倍的普通動詞asa(造)。

13世紀猶太神學家倫班(Ramban)認為,聖經第一句,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是一總綱,講得是上帝從無到有創造天地萬物。這“從無到有”的關鍵在bara(創造)一字。他說,除bara(創造)以外,聖經中沒有另一個字,能表達從無到有的創造(Ramban,p.23)。

這麽看來,解說上帝之創造大工,bara不但是專用,也是專有。

現代德國著名神學家馮拉德(Gerhard Von Rad)補充說,我們分析“起初”時,應該聯想到“創造”這詞。因為在希伯來原文,創造(bara)從來不涉及任何物質材料,也不和任何物質之類的詞語連用(Von Rad, pp.48-49)。這種“創造”,不但是“絕對不費吹灰之力”(completely effortless)的創造,而且是從無到有的創造(creatio ex nihilo──哲學家極為愛用的拉丁術語)。他認為,我們應當用“無可類比”(without analogy)的原則,來解釋這種創造。

這麽看來,聖經第二句,地是空虛混沌,乃是解釋最初“天地”被造的原始狀態。

話說回來,聖經上並無一處,直接說到上帝創造天地是從無到有。但是,神學家或是科學家,任何讀過聖經的人,即使不信,也必定體會到聖經所傳達的、上帝從無到有創造天地的意義。

要解釋《創世記》所記載的宇宙從無到有的問題,科學家的困難重重。粒子物理學家溫伯格(Steven Weinberg),得了諾貝爾獎後還是默默無名,後來寫了本介紹大爆發論、名叫《最初三分鐘》的書,才一舉成名。

溫伯格稱呼科學的困難處境為“《創世記》之難題”(problem of Genesis)。他說,有些宇宙學家,在哲學上傾向於宇宙穩定狀態模型(steady-state model),因為這樣,宇宙是永恆的,造物主不存在,人就躲避了《創世記》的難題。但問題是,這樣躲過了哲學難題,卻躲不過科學難題,因為宇宙穩定狀態模型,不但已被大爆發資料所否定,在理論上也失敗了。

溫伯格這樣解釋∶目前宇宙間光子和核粒子的數量之比,是10億比1。這是個大數字,卻不是無窮大。在宇宙擴張(或收縮)過程中的每一期(cycle),這個比例都會有細微的增長,如果宇宙是永恆的,那麽這種增長積少成多,經過無窮的時間,這個比例會累積成無窮大,不可能是今天的10億比1。所以,宇宙不可能是永恆的(Weinberg, p.154)。

這麽看來,哲學不能救科學。大哲學家亞裏斯多德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宇宙永恆(穩定)論的哲學寶座上,坐了兩千多年,最終被科學(大爆發論)推翻。

神學家說上帝創造天地是從無到有,很玄;科學家描寫宇宙誕生那一刹那的情景,更玄。科學家說,大爆發後10-43秒時,宇宙的大小是10-32釐米,溫度是1033度。

10-43秒寫出來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從這種似零非零的時間開始,豈不是從無到有?

科學家們說,他們對那10-43秒以後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對那10-43秒以前的境況一無所知。而且,不但現在不能解釋,將來科學家也不可能解釋那10-43秒以前發生的事。他們頗有幽默感地說∶如果我們能解釋,我們豈不就成了上帝了?

溫伯格說,宇宙間光子數量和核粒子數量的比例是10億比1。大爆發後,宇宙溫度極高,不到一秒鐘,溫度逐漸降低,輻射熱能就轉變為大量的粒子,成了宇宙學家所謂的“粒子動物園”(particle zoo)。

那時,正粒子和負粒子(particle and antiparticle,matter and antimatter),一對一地形成。因為各自帶有正負電荷,於是又兩兩對消(annihilation)。在對消後,轉為高能的光子(photon),光子的輻射熱又轉變為正負粒子┅┅如此直到光子不再有足夠能力轉變為粒子為止。

如果正粒子和負粒子恰好是一對一,有對消而無再生,宇宙間所存在的,就只有那沒有品質的光子了,永遠不會有物質了!奇妙的是,起初之時,正粒子和負粒子的比例,不是恰好一比一,而是1,000,000,001比1,000,000,000。也就是說,10億成對的正、負粒子自相殘殺,化為烏有;那多餘的一個正粒子,積累起來,就成了今天的宇宙(Silk, pp.111-112; Barrow and Silk, p.91)!

好笑的是,達爾文主義者認為,達爾文主義不但適合於生物進化,也適合於宇宙進化,以及人類社會和文化的進化。最近,就有位元達爾文生物學家Eors Szathmary,在美國的《科學週刊》寫了一篇《四季合宜的達爾文》(Darwin for All Seasons, Science, July21, 2006, pp.306-307)說,只要有充分時間,一切進化都可能。可實際上,宇宙是怎樣進化的,宇宙“進化”需要的時間,宇宙的命運,物質存在與否,正負粒子的關鍵比例,在大爆發後的10-35秒就已經定下,何談進化!

量子物理學家裴格士(Heinz Pagels),近年來專門研究宇宙誕生時的虛無真空(vacuum)狀況。他所得到的結論是∶

宇宙被創造之前的虛無,是我們能夠想像的最徹底的虛空──無空間、時間和物質的存在┅┅但是,這不可思議的虛空,搖身一變成了滿滿的存在──成了自然規律的果實┅┅(Pagels, p.365)

裴格士的上半句似乎是在解釋聖經,講虛空比經學家講的還透徹。接下去,他想講“虛空”的意義,卻找不到科學的語言,於是他自己也和虛空一樣,“搖身一變”,成了詩人,用擬人詩文來描寫宇宙的誕生。你說他聰明不聰明?但是,第三句,他卻把功勞歸於他所敬拜的自然規律。

以色列物理學家兼神學家西羅德(Gerald Schroeder),對此不以為然。他說,既然大爆發是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開端,它必定也是自然規律的開端。宇宙存在之前,沒有自然,談何自然規律(Schroeder, pp.23-24)?如果科學家認為這種自然規律是永恆的,在沒有宇宙和自然以前已經存在,那麽,他們豈不是踏進了神學的門檻,看到了聖經上的造物主給我們的答案?

空虛混沌

今天,我們都知道大爆發後物質形成的過程,從潛在高溫能量開始,誇克、微粒子出現,科學家稱其為“原始羹”(Primordial soup),從非物質的光子到電子質子,然後有氫氦等物質形成。以下一段話,準確地描寫了大爆發後最初一秒鐘,初期物質出現的過程∶

┅┅從完全和絕對的虛無,(出現)一種極為稀薄的、全無形質的,但是具有潛在威力的,適合於承擔形體的,並且能從潛在狀態進入實質狀態(的原始物質)┅┅

這段話不是21世紀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說的,而是13世紀著名猶太經學家倫班,解釋聖經《創世記》經文時說的(Ramban, p.23)。800年來,很少有人理解倫班解經的高見。他的“從潛在狀態進入存在狀態”的論點,後人更是敬而遠之。

但是,當我們經歷了20世紀的量子力學和大爆發論後,再回頭看倫班從“絕對虛無、無形的巨大威力”、“從潛在狀態進入存在狀態”的論點,不禁大吃一驚、心生敬佩。

現今,科學家用來解釋這種“從潛在狀態進入存在狀態”的數學公式,已多如牛毛了。

現代科學家說,大爆發最初一分鐘出現的粒子,諸如光子、電子,都不算是物質,更談不上體形。莫名其妙的,後來它們都有了形態。幾個質子,幾個電子,結合成為氫和氧;氫和氧分子結合成了千姿萬態的水。

第五世紀神學家奥古斯丁(Augustine)說,聖經稱呼天地為“宇宙的無體形的物質(formless matter),從上帝的不可言喻的命令(ineffable command)轉變為有體形的、美好的自然┅┅這混沌和糊塗的天地,正適合於從造物主上帝接受體形”(Louth, pp.1-2)。

無神論者說,我們不可用聖經來解釋科學。但是,今天是科學家在用科學來解釋聖經,神學家在場外默默觀看,懶得開口。

神學家說,上帝用兩種方法來向人啟示,一是包括聖經在內的超自然的、不可見亦不可摸的啟示,二是大自然的完美所傳達的、可見亦可摸的啟示。

聖經《羅馬書》的作者保羅形容,這兩種啟示,一種在人的眼裏,一種在人的心裏。他說,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在他們裏面原是明顯的,因為上帝已經向他們顯明了。其實自從創世以來,上帝那看不見的事,就如他永恆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見的,就是從他所造的萬物中可以領悟,叫人沒有辦法推諉(《羅馬書》1∶19-20,聖經新譯本,下同)。

人從看得見的事,可以領悟看不見的事;可以從大自然,領悟到上帝的存在。這裏的“領悟”,聖經原文疊用了兩個同義字(noeh’o 領悟,和kathorah’o領悟)∶用第一個來形容第二個,強調這種從眼“看”,到心“悟”的轉變。中文的“領悟”(眼領心悟)一詞,已經可以表達這個意思。英文的clearly perceived(ESV, RSV),也表達了這種“眼明心亮”的過程。

既然科學家和神學家都贊同,宇宙誕生是從“潛在狀態進入存在狀態”,那麽回頭來看聖經,聖經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空虛混沌”,聖經原文是tohu和bohu,英文是without form and void(KJV, ESV)。Tohu一字在聖經出現次數較多,分別有空無、沙漠、曠野、風和虛無的意思。Bohu一字只出現過三次,每次都是和tohu連用(Hamilton, 108-109; von Rad, p.50)。

因為和tohu類似,bohu也有虛空的意思,所以有些神學家認為,tohu和bohu是種詩人的押韻用法。但是,深諳希伯來文的猶太神學家指出,bohu這字由bo(“其中有”)和hu(“物質”)合成,是“其中有物質”的意思(Ranbam, p.24; Schroeder, p.57)。

上帝從“無”到“有”創造天地,這“有”包含最初的物質。近代科學家想必能接受這種符合大爆發過程的解釋。

千百年來,準確地解釋tohu和bohu,是神學家的一大難題。tohu和bohu二字,原文都是名詞,但多數譯文聽來像是形容詞。舊約希臘文譯本為“不忍一睹”(aoratos)和“未完成”(akataskeuastos),與明代《大明會典》的“洪荒混蒙”同義。

神學家們認為,持大爆發論的科學家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從語意或是從聖經整體來解譯,空虛混沌代表起初的無秩序狀況(Skinner, pp16-17)。接下來,聖經非常穩當地、步驟分明地敍述上帝怎樣創造萬物,從無秩序到秩序井然∶上帝造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每一日上帝創造完畢,上帝都看是好的。最後,六日之後,神看他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創世記》1∶1-31)。

顯然,上帝所創造的,是無瑕疵的。但是,神學家朗曼說,後來被造物惡貫滿盈,早已忘記誰是造物主。上帝不再認為這被造物是好的了。上帝觀看大地,看見世界已經敗壞了,全人類在地上所行的都是敗壞的(《創世記》6∶12)。

這麽說,被造物又從有秩序到了無秩序。上帝要將被造物第二次從無秩序帶回有秩序,便成了整本聖經的主題。

命立就立

前面我們看到,大爆發後的10-43秒,光子已充滿宇宙。正負粒子從光子的輻射熱而來,互相對消、去了又來。物質的存在尚無把握。但是,物質存在與否,不影響光子的豐富。這麽快,好像有個聲音在大爆發之際喊道∶“要有光子!”宇宙就有了光子。

科學家到20世紀,才懂得光存在的歷史。宇宙間光子和粒子的比例是10億比1,光的重要,不言而喻。聖經的第三句話是,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原來,科學家是在應驗古老聖經的言語。

六日創世

《創世記》第1章第4、5節說,上帝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和暗分開了。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日。接下來,就是敍述上帝怎樣在六日內造萬物。

三千年來,經學家不斷從字意、文意或文風等角度,來探討這“六日”的含義。聖經《詩篇》90篇有這樣的語句∶“你使人歸回塵土,說∶‘世人哪!你們要歸回塵土。’在你看來,千年好像剛過去了的昨天,又像夜裏的一更。”

神學家如果採用“以經解經”的方法,那麽,一天可以代表一千年。如果夜裏的一更可以代表一千年,那麽一天可以代表好幾千年。這麽說,上帝創世的一天,可能包含一個時期,或一個時代(epoch)。

比較有學問的神學家指出,“第一日”的原文yom ehad,是“日”和“一”兩個字排在一起,是“一日”(one day, day one),或“一之日”(ONE’s Day)。猶太人天天背誦的經句,《申命記》第6章第4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耶和華”,也可翻譯為,“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耶和華是一。(Hear, O Israel: The LORD our God, the LORD is one. ESV, NIV)。

在聖經原文,“一”就是“一切”;“一”就是上帝。所以,yom ehad可以說是“一的日子”,也就是“上帝的日子”∶上帝創世的頭一天,除上帝以外,別無所有!

神學家出言奧秘,科學家也不甘拜下風。自從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用“宇宙時鐘”(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基礎),來衡量宇宙時間,他們也十分興奮。科學家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he half-life),來測算宇宙、星球的年齡。

例如,鈾(U238),因放射性的衰退(radioactive decay),終於變為穩定的鉛的同位素Pb208。因為我們知道,U238從一磅衰退到半磅的時間是45.1億年,我們可以從今天宇宙存在的U238和Pb208的比例,推測出創世時鈾合成的年代,是100至150億年前。

同樣,這半衰期數學公式,也可用來測算宇宙鐘的時間和今日地球的關係。科學家發現,最早的粒子誇克形成時的宇宙時間,和今日地球時間的比例,相等於大爆發時的宇宙背景溫度(10.9萬億絕對溫度)和今天的宇宙背景溫度(2.73絕對溫度)的比例。

這比例常數,除上0.693(2的自然對數),再除上一年的365天,就是起初大爆發的時間,也就是10,900,000,000,000/2.73/0.693/365=15.8億年。這便是宇宙(鐘)開端。

用半衰率推算,如果“第一日”(第一階段)從大約16億年開始,那麽,這半衰的“第一日”長達八億年。繼續推算,這二、三、四、五、六“日”,分別為4億、2億、1億、半億和四分之一億年。借用現代科學家的宇宙年譜(見附注的宇宙大事年表),我們看到,在這六個階段內,宇宙間萬物出現的過程,和《創世記》六日上帝創造的過程大致符合。

有細心的讀者問,上帝第一日造了光,但是到第四日才造太陽。沒有太陽,光從何來?現代科學資料告訴我們,光子和光,是從大爆發的第一秒開始就存在,而身為星球的太陽,到“第二日”才開始形成,到“第四日”(地球的)太空清晰透明後才被看到。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可見,不會是巧合。當然,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用聖經來應驗科學,或是用科學來證明聖經,只是我們驚訝,說不定自然和超自然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溝壑。

雖然大部分人不懂希伯來文,舊約聖經也沒法研究得很深刻,但見多識廣的舊約專家朗曼(Tremper Longman, III)提醒,我們讀聖經最重要的,不是要知道上帝怎樣創造萬物,而是要知道,上帝確實從無到有,創造了被造的(萬物)(Dillardand Longman, pp.51-52)。

朗曼的意思是,研讀聖經時不宜喧賓奪主。上帝用多少時間,或用哪些方法創造萬物,並非我們思考的重點。竊以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宇宙大事年表 (節錄自 J. Silk: The Big Bang, p.68-69)
宇宙時間 事件 距今日時間 宇宙鐘階段 (筆者添補)
0 大爆發 150 億年 第一日開始
10 -43 秒 粒子誕生 150 億年
10 -10 秒 誇克誕生 150 億年
1秒 電子正子對銷 150 億年
1分 氦和重氫合成 150 億年
1 萬年 宇宙充滿物質 150 億年
30 萬年 宇宙成透明狀 149.997 億年
10-20 億年 星河開始形成 130-140 億年
31 億年 恒星形成 119 億年
104 億年 太陽系行星開始形成 46 億年 第二日中期
111 億年 地球岩石開始形成 39 億年
120 億年 微生物出現 30億年 第三日初期
130 億年 富有氧氣的太空出現 20億年 第四日初期
140 億年 肉眼可見生物出現 10億年
144 億年 最早化石年代 6億年 第五日中期
146 億年 魚類出現 4億年 第六日初期
148 億年 爬蟲出現 2億年
148.5 億年 恐龍出現 1.5億年
149.5 億年 哺乳動物出現 5千萬年
150 億年 類人動物出現 2百萬年
回頂端 向下
 
科學家說,聖經所記載創造事件的次序,和科學資料所報告的次序如此巧合,其數學概率(可能性)是億萬分之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絕對天國 :: 基督教討論 :: 創造科學論~-
前往: